期刊信息

刊名:决策与信息

主办: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武汉大学

周期:月刊

出版地: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2-8129

CN:42-1128/C

邮发代号:38-138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界动态
学界动态

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70年变迁的历程、特点与发展思考

来源:本站编辑 浏览:386次 发布日期:2019-10-12 10:34:33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主体根据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及自身需求在对高等教育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性。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不仅支配着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切活动,而且是判断高等教育各项活动是否合理的准则。在实践中,人们很难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可能因价值取向模糊甚至偏颇而引起大学办学方向不明、精神缺失与理念危机等问题,这就需要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进行审视。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重要变迁,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基础是建设教育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真回顾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历程,总结价值取向变迁中的成效与经验,反思价值取向变迁中的冲突与原因,探寻价值取向变迁的规律与前景,加快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2019年5月23日,围绕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这一话题,我们专访了华中师范大学董泽芳教授。

  一、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历程

  张继平: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和本质属性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导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发生转变。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董泽芳: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发展是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前30年是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主旋律下进行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改革开放后的20年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调中进行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经济本位倾向;进入21世纪以后,在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开始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过渡。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将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发展划分为以下9个阶段:  

  (一)“服务政治”与“培养专才”的价值定位(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需要完成政治革命和经济建设双重任务,但由于面临着国内反革命势力反扑以及国外帝国主义施加政治颠覆、经济封锁和文化围攻的“三重压力”,党和国家采取“政治优先”的发展策略,通过借鉴“苏联教育模式”,在价值取向和办学模式上实现第一次大变迁——即从旧教育向社会主义新教育转变。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国家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在明确的政治取向指导下,高等教育进行了系统的体制改造、课程改造、理论改造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逐步走上服务工业化建设的轨道。1952年5月,教育部公布《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提出“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院系调整方针,并于两年内完成调整任务,为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政治挂帅”与“教育跃进”的盲目适应(1958—1960年)  

  1958年5月,在盲目乐观情绪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左倾”思想的影响下,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争取在十五年,或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号召,掀起“大跃进”高潮。为迎合政治运动的需要,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党对教育领导的重要性,确立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对如何实现“教育大跃进”进行全面部署,在教育领域开展以“政治挂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指导方针的“教育大革命”。由于对政策理解的偏差,人们把“政治”误读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误解为学校要参与或直接发起政治运动等,在高等教育系统开展“群众性学术批判”“拔白旗插红旗”“兴无灭资”“反右倾”以及“四清”等政治运动。同时,由于片面强调和简单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高等教育系统开展了形形色色的“大跃进”运动:学校设置大跃进,以非常规方式盲目扩张高校数量,大办“红专大学、劳动大学、市民学院”等名目繁多的高等学校;学校招生大跃进,实行“开门办学”,大量招收工农学生;科学研究大跃进,师生“大炼钢铁”,学校大办工厂,学生大搞科研、大搞突击,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冲击;教学改革大跃进,提出“以典型产品带动教学”,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十分狭窄,学科体系被割裂得支离破碎。  

  (三)“教学为主”与“质量为重”的价值重构(1961—1965年)  

  “大跃进”运动带来的无序和危害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进行“整风整社”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是新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标志着国家建设从盲目冒进时期向调整提高阶段过渡。在“八字方针”指导下,1961年9月中央批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指出高等教育工作存在着“数量发展过快,忽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合作,劳动过多、科研过多、社会活动过多、课程改革不当、教学质量下降”等缺点,明确提出要解决和落实“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1962年,《高教六十条》开始在具备条件的高校试行,至1963年初,全国试行高校达200多所。根据《高教六十条》精神,各高校普遍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合理安排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时间;针对过去所缺的课程,安排补课计划;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进行考试和考核的制度建设等,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章程。经过上下努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到提高,高等教育重新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教学质量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