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内容
文章阅读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辩证法意蕴

来源:《决策与信息》2025年第4期 浏览:97次 发布日期:2025-04-11 16:47:28

[摘    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和思维方式。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体”与“用”的辩证关系,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也有文化工作上的部署要求,彰显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蕴含“根”与“魂”的辩证关系,强调文化传承发展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也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供”与“需”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实现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的精准匹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蕴含“内”与“外”的辩证关系,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与“深化文明互鉴”的结合,彰显了自信自立与胸怀天下的统一;蕴含“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强调在立中破、破中立,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二个结合”;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 D61;G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5)04-0005-11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以科学理论为坚实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在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其清晰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深刻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担当、深远的战略考量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文化思想之精髓,非一面可观,须以对立统一之眼光,方可洞悉其全貌,否则易失之偏颇。厘清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内蕴的辩证关系与思维方式,对于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用贯通

“体”与“用”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揭示了事物内在本质与外在功能的辩证统一关系。“体”是“用”生发与运作的内在依据和根本遵循,“用”是“体”的外在呈现、具体应用及动态展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任何一方的缺失或被忽视都将使我们对事物的认知陷入片面与局限。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反映“体”与“用”的辩证统一,既揭示了文化建设的内在本质和根本规律,为文化建设确立了稳固的理论基石和价值坐标,也紧密围绕文化建设的实践需要,提供了系统完备的实践方略和行动指南,充分彰显了其本体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一)明体:文化理论观点的创新和突破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一切科学的理论,都会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都是“明体”的思想典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对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规律的理论总结和科学认识,其在文化理论观点上具有诸多原创性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明确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纳入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源流、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概括提炼出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特征,明确阐述了“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1] 1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滋养意义,并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正确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表达,生动勾勒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对西方文明的超越形态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崭新形态,深刻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汇。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文化要求,更是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独特文化力量。

二是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其中守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1] 11。习近平深刻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深刻回答“什么是党的文化领导权”,强调“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2] 451,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深刻回答“怎样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问题,提出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是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习近平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2] 479“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 5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明所塑造的“中国特色”精神标识的自信,其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蕴含着对文化价值体系的坚定信念和对文化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唯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赓续精神血脉,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融入民族品格,方能筑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根基与不竭动力。

四是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深刻把握中国国情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调在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 48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与发展,在空间维度上,扎根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在时间维度,厚植于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因而这一过程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清晰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