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内容
文章阅读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与实践路径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5次 发布日期:2024-03-25 15:22:52

[摘    要] 统一战线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抓手。当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仍然存在主体责任不清、选用机制不顺、作用发挥不强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必须坚持有利于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工作格局、有利于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有利于建言献策和服务社会、有利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基本原则,科学架构以大统战工作为核心的政治引领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参政议政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以满足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新要求。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大统战工作格局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4)03-0091-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1] 40。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集中,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战略要地,也是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基地。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是与党外知识分子联系最密切的一级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支撑。加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涌现,导致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因此,做好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完善基层党组织大统战工作格局,不仅有利于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巩固壮大统一战线,同时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

高校是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地方,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战略要地,因而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也自然成为整个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一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把党内外知识分子团结起来,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二是有利于坚持“两个结合”,把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起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三是有利于坚持群众路线,把广大劳动者发动起来,有效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

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对象大多长期坚守教书育人一线,其中一部分人还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一是引导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在教学科研、校园管理等不同岗位上,为“双一流”高校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三是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确保高校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三)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实要求

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对象普遍业务能力强、创新思维活、综合素质高,很多还具有一定海外教育和工作经历。通过做好他们的工作,一是增强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及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感和主动担当意识,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二是为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搭建平台,促使其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三是积极解决其面临的实际困难,保证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业中。

(四)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客观要求

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对象由于其工作性质和身份特征,容易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渗透。通过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一是加深其对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走向胜利客观规律的认识,让其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增强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牢记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初心和使命,自觉抵御各类不良思潮侵袭[2]。

二、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现状与问题

(一)对统战工作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规定,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切实履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主体责任,把统一战线发展好,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营造有利条件。但是,仍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统战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严重依赖上级统战部门指令,工作上“等、靠、要”思想严重,导致造成“上热、中温、下冷”现象;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统战工作认识不充分,缺乏科学规划和具体措施,导致高校统战工作规划与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实际不匹配、不协调;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统战工作研究不够,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导致党外知识分子对党组织缺乏认同感,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同时,部分高校统战部门的党员干部自身对党的统战政策理解不透彻,对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要求不高、指导不够,导致普遍存在“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

(二)对党外知识分子的选拔任用机制未理顺、渠道不畅

通过座谈走访发现,大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希望参加学校管理工作,参政议政意愿强烈。但从实践看,对于“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这句话内涵的理解与把握,高校间存在差异,且执行范围与力度也有不同。有些高校对党外知识分子的选拔任用既没有系统规划,也没有相关规章制度,导致基层党组织往往只是被动地履行手续;有些高校没有形成规范性的党外知识分子考察标准体系,选拔任用有时存在随意性,导致个别不太成熟的党外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造成不良影响;有些高校党外干部的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完善,评价不全面、监督不及时,导致对党外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另外,部分高校统战部门与基层党组织权责划分不清,导致面向党外知识分子的选拔任用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跟踪培养不及时、不到位,其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质量不高。

(三)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相对复杂

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相互叠加,一些错误观点思潮时有出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部分具有高学历,有的还拥有境外学习工作经历,这就造成他们更加容易接触和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受其影响甚至更加容易被裹挟。如果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理解不深刻,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不能客观看待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现象,并将一些错误观点带到大学课堂上,传递给那些认识不完全成熟且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年学生,其不良影响的波及面是不可想象的。

(四)部分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自身理论功底不高、社会历练不够

进入新时代,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正在成长起来。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具有非常强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各自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出生、成长在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新时期,既没有经历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也未经历复杂艰难的改革开放初期,这造成他们对统一战线深刻内涵的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在参政议政、处理复杂问题等方面存在短板[2],应当引起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高度关注。

三、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有利于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工作格局

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要有利于全体师生投身于教育强国事业的大团结、大联合,这一凝聚起来的力量越大越好。

(二)有利于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

新时代高校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建成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要有利于党内外知识分子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贡献各自才干,催生出更多高质量教学科研成果。

(三)有利于建言献策、服务社会

参政议政是党外知识分子履行公民基本权利的一项政治活动。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要有利于积极支持和鼓励党外知识分子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搭建交流平台、服务经济社会[3]。

(四)有利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基层治理是高校治理的关键支撑,必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要有利于制度执行、工作开展、管理有效,实现团结人心、化解矛盾、共同发展的治理目标。

四、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与实践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机制

一是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牵头责任、统战委员具体落实、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大统战工作格局。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科研的负责同志应名列其中,尽量吸纳1~2名民主党派负责同志,确保领导小组成员的覆盖面;每学期定期召开统战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单位(部门)统战工作、规划培养党外知识分子、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形势与应对措施等,切实把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主体责任扛起来、任务抓起来;加强与学校统战部门的工作对接,及时掌握最新统战工作精神,实现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整合,有效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是着力完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学习宣传机制。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体学与个人学、线上学与线下学、辅导学与研讨学相结合等方式,及时传达党中央重要文件精神、省区市重大方针政策以及本单位重点工作任务事项;定期选派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参加各级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的主题培训班,开展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座谈交流会,切实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加强统战政策和统战工作研究,特别是统一战线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统战工作水平。

三是着力健全“党政齐抓共管、跨党派协同”的联席会议机制。按照会议主题、确定参会人员,既有涵盖广泛领域和问题的全面工作联席会议,又有关注特定时期内重点工作的阶段性工作联席会议,还有专门解决特定问题或项目的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建立联席会议议题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并于年末进行议题质量和结果评价。对于议题质量优的提案人、议题处理结果好的经办人给予表彰,相反给予警示并要求整改;坚持执行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中有一名党外知识分子的惯例,在制定突发事件联动处置预案时,实现畅通信息渠道、有效控制事态、快速妥善处置的目标。

(二)建立和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管理机制

一是积极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党外知识分子选拔任用机制。要认真摸清本单位统战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建立统战对象信息管理平台,实行动态管理;要健全党外知识分子评价标准和选拔任用规范,注重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加强对重点统战对象的跟踪培养,落实领导联系制度,确保其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是积极建强统战性质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知联会、留联会等团体组织的功能与作用,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对象的组织认同感;要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对象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学习研讨、学术交流、工会活动等公共平台推动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同频共振;要充分发挥高校、地方、行业三方资源 ,加强阵地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共用[4]。

三是积极巩固“一个不能少”的联谊交友机制。要严格执行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党外知识分子的“一对一”联系制度,实现面对面谈心谈话“全覆盖”,真正成为其知心朋友;要认真落实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团结对象的走访慰问制度,定期与不定期送上党组织的关怀,精准帮扶、妥善解决其实际困难;要深入推进沟通交流制度,广泛发动普通党员与党外知识分子开展联合团建、联合调研、联合提案等,沟通思想、增进共识。

(三)优化和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参政议政机制

一是持续优化“高效有序”的知情明政机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凡是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要广泛征求师生意见、认真寻求最优方案、及时落实问题整改;定期组织专题报告会和情况通报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拓宽会商领域,视情况邀请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列席党政联席会;加强民主监督、开展监督协作,深入分析当前统战工作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

二是持续完善“上下联动”的建言献策机制。针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委统一命题、党外主动调研、代表答题履职,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出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结合年度考核工作,科学评价社会服务工作量,对党外知识分子实施量化考核,进一步促使其更好地履职尽责;围绕关键核心指标,加强调研成果转化,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使委员履职与党委行政同频共振、合力合拍。

三是持续健全“闭环管理”的意见反馈机制。按照“师生诉求受理-专人分类办理-反馈结果评议-原始材料归档”的工作流程,建立“一下三民”日常管理台账,明确纪委委员协调督办;采取书面发函、会议面谈、上门回访、网络答复等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成师生诉求,确保党外知识分子提出的所有问题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合理的采纳、及时的反馈;将“一下三民”处理情况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倒逼党内外知识分子间的双向互动,推动统战工作更加精细化。

(四)强化和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落实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主体责任。通过统战工作网格化管理,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为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此同时,要在学科交叉平台搭建、事业发展机会提供、个人职业进步帮扶上下功夫。

二是强化队伍保障,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队伍履职能力。通过统战理论培训、交流挂职锻炼,提升统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素养,促使其树牢基层大统战意识。与此同时,要在统战委员选优配强、智能信息平台建设、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上下功夫。

三是强化阵地保障,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阵地服务功能。通过基层统战阵地“统战之家”建设,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延伸统战服务触角,使之真正成为党外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要在新时代统战工作对象拓展、统战工作品牌培育、统战工作方式方法上下足功夫。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毕俪文,王文浩,刘海军.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变化趋势及统战工作对策[J].决策与信息,2022,(6).

[3]  高月亮.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研究[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

[4]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高科技园区统战工作机制的优化路径研究[J].统战理论与实践,2022,(3).

[责任编辑:胡   梁 朱苗苗]

Mechanisms and Practical Path of United Front Work in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HUANG Qunjun

 

Abstract: The united front work is an important work content of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grasp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united front work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unclear main responsibility, improper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weak role play. These problems directly restrict the political advantages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o ' unite people and gather strength '. To strengthen the united front work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must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pattern of great unity and joint work,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high-level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conducive to providing advice and suggestions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level of grass-roots service. The political guidance mechanism,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mechanism,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nd service guarantee mechanism with the united front work as the core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constructed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united front work ; non-party intellectuals ; the pattern of united front work

 

[作者简介] 黄群俊,女,湖北孝感人,长江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主要从事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点击下载PDF 【PDF下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