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新实践,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引领地。与此同时,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障碍难消除、城市之间行政壁垒难打破、社会内部软硬件结构性矛盾难调和等原因,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港澳政策地位虚化、各参与主体重视跨境整合而忽视城市整合,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官方与民间的连接中断或卡壳等问题。鉴于此,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一是要理顺大湾区发展目标及政策思路,以“湾区整体”思维谋划发展的同时,强调城市间错位发展的互补性、协同发展的互促性、开放发展的便捷性;二是促进大湾区城市深度合作和相关制度改革,拆除大湾区内部地方保护性行政壁垒,统一市场竞争规则和产品、行业标准,实现优势产业、创新企业的重新布局;三是构建央地制度化协商机制及官民常态化沟通平台,从顶层设计层面优化管理组织与沟通机制,并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服务社区居民的功能,以及支持半官方及民间大湾区交流机构、组织、平台搭建,使之成为政府与社会之间互动的桥梁。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央地关系;区域合作;跨域合作;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发展战略,旨在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大湾区系统中,“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港澳独特区位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对外窗口优势,为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最具活力经济区、世界著名优质生活圈、“一国两制”实践示范区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强劲引擎。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加快港澳与内地跨境整合、深度合作以及促进国家对外开放事业等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因此,在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成因,以便适时调整政策方向,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机遇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缘政治局部动荡的新形势下,我国创造性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民族复兴大业指明了实践方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1]。
(一)粤港澳大湾区是新发展阶段的大潮头
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党中央敏锐洞察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精准研判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这表明党和国家事业已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起点既承接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辉煌成果,又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壮丽篇章。正如习近平所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2]从时间尺度看,新发展阶段是从2021年“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至2050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历史时期。从战略视角看,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事业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最大限度展示我国经济社会的韧性与活力,尽可能消解新发展阶段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可为民族复兴大业注入新动能。粤港澳大湾区由多城市集聚化发展而成,及时捕捉了新发展阶段下带动中国乃至世界高质量发展的风口潮头。珠三角9市加上港澳特区的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坐拥8000多万人口,区域之间各种职业背景人才高频流动,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高效协作,催生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崭新的合作模式。在新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顺势而为,承载民族复兴重任,为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产业优化、人才培育提供重要实验窗口,加速全球价值链的转型升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二)粤港澳大湾区是新发展理念的践行者
发展理念反映一个社会在选择自身发展模式上所遵循的真理和价值尺度。只有科学的发展理念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3]可见,新发展理念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开关把手,而且是影响政治发展模式的核心要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符合世情、国情、民情及客观规律,铺垫了新阶段我国新的发展思路。其中,“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的结构矛盾,“绿色”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开放”打通内外联动发展的壁垒障碍,“共享”指向公平发展的价值目标。这五方面虽各有侧重,但其内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3],同时也意味着这五个方面必须协同发展,使之迸发合力,而不能孤立、片面倚重某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占据地理空间位置的先天优势,湾区内各城市人口密集流动、产业链有序衔接、资源优化整合,均尝试突破单个城市界面而趋向整体抱团发展,使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深入社会形态肌理。“九市两区”依据各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