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杨金洲 冯占元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更是由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所创造的能引领世界、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内容中包含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然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何在?这是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需要思考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西方现代化的资本主义文明本质
尽管“现代化”一词产生于18世纪,但从本质上说,西方经过中世纪之后就已经进入了“现代”。我们可以把由文艺复兴为先导的、由科技革命为动力的、由工业革命为内容所推动或引起的西方经济社会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统称为“现代化”。从历史的大尺度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普遍的世界交往,摧毁了神学统治和封建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构建起一个东方从属于西方、农业民族从属于工商业民族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从而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整个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把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看成人类唯一的现代化,看成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自然形态,不容置疑,天然合理。
然而,马克思在170多年前就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起源是以“血与火”写入人类文明编年史的,他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宰导致的人的异化或物化,自然的“消失”,人的社会性的丧失,社会的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尖锐冲突。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以资本主宰劳动、资本家剥削工人、社会全面冲突对抗为特征的文明。2008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上失调,政治上失灵,社会管理上失效,“虚幻的民主”导致社会的撕裂,贫富分化日益严重。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美国公民死亡100多万人,但这丝毫不影响大资本家大财团的利润,丝毫不影响美国在世界各地挑起动荡与矛盾并以美元霸权剥夺世界各国的财富。西方现代化的资本主义本质日益暴露其文明的局限性,显示其日益衰落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明本质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都明确指出,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是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导致的“东升西降”,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最大变局。中华民族走上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可逆转的伟大复兴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中全面展开并将最终实现,它构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中包含的社会主义文明本质观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指出我国现代化的性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明确强调了中国现代化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共同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创造主体三方面既表明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独创,又与资本主义社会性质区别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其次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者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关系:第一,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到2035年中国的现代化人数将超过世界现代化人口总和,这将改写现代化的版图,深刻影响人类文明格局。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将全面提升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和美好生活方式。第二,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分别从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三个方面赋予其丰富内涵:我们的现代化不是资本主宰的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不是保证少数资本家、权贵或某些利益集团发财致富的现代化,而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有力保证着共同富裕的实现;我们的现代化不仅有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也注重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尊严与价值的充分实现,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将极大提升中国精神和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的现代化不是建立在人与自然敌对关系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的现代化,是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合一的现代化。第三,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表明中国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压舱石,是国际主义原则的坚定捍卫者,是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中坚力量。中国倡导的共建共享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动力和福音。
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坚定有力的宣誓不仅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更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创造一种不同于任何旧的文明形态的崭新文明,引领人类未来的世界意义。为此,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描绘与终生实践就是对创造一种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区别的人类文明的不懈追求。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事业曾经有过辉煌的胜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一度陷入低潮。其根本原因是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对共产党领导等根本原则的放弃。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在21世纪的中国高高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焕发出蓬勃生机。9600多万名党员和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实现现代化,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
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遵循的立场观点方法与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与时俱进,不断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不断获得自身的理论形态而永葆旺盛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相融通。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通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的实践、中华优秀文化三者之间的精神血脉,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从建党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100年来,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他坚持人民至上,以非凡勇气与胆略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事业,为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必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追求民胞物与、天下大同是我们的文化基因。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逆流、单边保护主义的抬头,面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以及当前错综复杂国际形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我们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全球合作,推进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文明精神基因关系研究”(编号:CSZ22005)成果之一]
作者分别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理论自信观照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曹胜亮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中的最新成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有着相通的时空场域与密切关联,它的历史逻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接续发展,它的理论逻辑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根基,它的实践逻辑也点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现实依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道路,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时空场域与相互关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核心要义、科学内涵、重大原则、战略安排、本质要求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系统、深入阐释。实际上,无论是回顾世界各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实践,还是梳理中国近现代史;无论从形成逻辑、发展历程,还是从基本内涵、本质要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准确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意蕴以及理论与实践逻辑,有利于认识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树立必胜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自信,从而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境界新阶段,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与历史与现实中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有着重大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某种刻意的主动安排,而是一种特定制度与文化背景下的自然历史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中国的发展轨迹,既借鉴了人类文明现代化道路上的成功经验与时代精华,又避免了其中一些造成文明伤痕与文化隔阂的弯路歧路,从而创造了具有世界历史含义与借鉴参考价值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哲学发生论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它没有简单照搬照抄也无法原版复制他们曾经走过的那种血与火的现代化史。中国式的现代化,极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丰度与广度。在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社会主义大国成功开创的这条新的现代化道路,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非空中楼阁,它一样能推进和衍生某种人类发展进步的轨道,一样能定义现代化与现代性,一样能书写与改写现代化这样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
从古老中华文明迎来新的生机的实践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能够克难奋进,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并继续发展,能在短短百年时间内迎来中华民族逆境崛起、凤凰涅槃,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改天换地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即符合中国实际、适应中国发展、激发中国潜能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层面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极大扭转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冷战结束后一度被动的状态,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同时也为当今时代发展中国家作出了积极表率,对于那些想发展又想保持独立的国家提供了发展借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不仅仅具有单一的国别价值,而是人类发展史、人类现代化史上的伟大探索。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世界各国人民都在找寻更为适合自己的道路,找寻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道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筚路蓝缕中创造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产物与理论结晶,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和成熟的表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存在着历史逻辑的相互印证、理论逻辑的互为表里、实践逻辑的生动展开。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接续发展
现代化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人类文明史的历史进程。从历史发生的逻辑来看,现代化带有历史的必然,也显现出历史演化的偶然。原发性现代化国家与继发性现代化国家对于资源禀赋的要求是有着巨大差异的。同时,现代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突变式发展,而是一种渐进性的社会变迁过程,对于后来者而言,也是赶超性的社会变迁过程。除了历史上以英国为代表的极少数现代化的先行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特别是非西方国家都是现代化进程的追赶者与后来者。它们往往是被迫卷入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而且这些现代化的后来者,是在外来侵略的坚船利炮中接触到现代化的威力。从民族感情来讲,它们不甘心接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与奴役。现代化的出发点就是救亡图存,是为了摆脱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处境,寻找生存的空间,从而不得不奋起直追,学习并力图赶超现代化的先行者。“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实际上就属于这种典型的情况。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既是反侵略与反奴役的抗争史,也是渐进性与赶超性相结合的现代化历程,充满了近代以来御侮图存的民族艰辛。从渐进性角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求独立、求富强,持续迎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的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因应时代重担,顺应历史规律,领导中国人民在既有条件下努力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产物。而从赶超性角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了摆脱近代中国屡屡被侵略被宰割的现实困境的产物,是一种被动多于主动的历史选择。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有着自己的文明传承与文化操守,但冷酷的弱肉强食的近代国家竞争规则让中国不得不去赶超西方列强的强大武力,富国强兵从晚清以来就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追求。但在近代中国,由于政权羸弱,国力空虚,外加生存环境恶劣,一直缺乏实现赶超的充要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实现民族独立、国家自由与政治稳定,具备了追求现代化的政治前提与国家基础,才使得我们最终具备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前提与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注重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特点来推进现代化的目标,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国家迅速实现了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首先是以过渡时期总路线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成了相对稳固的现代化物质基础。面对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局势的重大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全新的空间。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高速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益实现的重要法宝,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大变局与国内外复杂矛盾,审时度势、求真务实,直面难题、开拓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划时代进步,中华民族也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逻辑线条上,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根基
理论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基于逻辑思辨与现实印证后的充分自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高度的理论自洽与理论互证。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历史的盲目运动或者简单重复,而是掌握了历史主动精神的具有高度自觉性历史主体在科学理论指引下的自觉行动,在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碰撞与博弈中,彰显出理论和时代的同向共进与互证互促。
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内在要求。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的过程,现代化其实已经暗含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之中。除了一般人所熟知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说”之外,马克思对历史的研究还有所谓“三形态说”,就是将人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对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阶段。这一理论从人类发展总体史的角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照,也体现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顺应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类不断实现个性解放、自由发展的历史大势,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与生动实践。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焦点与时代脉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论述,而是从中寻找思想的指导与理论的精神实质。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在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把握中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等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大问题,逐步升华出科学的理论与有效的策略,从而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的今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宝贵财富与科学指南,也是指导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遵循与根本支撑。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走出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引。面对风高浪急风起云涌的时代局势,我们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点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现实依托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空喊口号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验证于几十年来中国实现的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某种先验的启示,而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结果。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繁荣进一步提供给了我们不断发展的实践底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的现代化又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去实现新的更高目标。这说明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经历了几十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我们的现代化道路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比较完善的且具有巨大优势的制度模式与执行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对这一模式的高度概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形成逻辑自洽与实践自洽的路径依赖是非常重要的。正向路径依赖的形成有助于一个国家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
在这条实践道路中,中国式现代化新追求的是,既要让人民享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使人民享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实践意义上展现出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人类发展新进步的实践意义与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固有思维模式,对所谓“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是极为有力的冲击与反驳,它表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不是现代化的唯一模版,资本主义也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马克思主义会被证明是“一定行”,世界上赞成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终究会多起来。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逻辑机理与实践策略研究”(编号:19BDJ011)成果]
作者系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
以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基础
○梁伟军 王树梅
(华中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以来的艰辛探索,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二十大是在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二十大报告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从经济、科教、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生态、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建等十二个方面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新时代党领导经济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的价值旨归。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进行全面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一、明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充分明确了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中的首要战略地位。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积累起丰厚的物质财富,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统一,协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长期长效动力保障。
二、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部署安排,推动组织实施。五年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成效显著,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表明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选择正确,战略措施有力,必须继续坚持,接续推进。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发展主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了工作重点,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目标导向,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作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坚持量变与质变相统一、内部与外部相关联、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从五个方面进行决策部署,提出发展举措。
(一)从体制机制保障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从完善经济制度、优化经济环境、提高治理能力、防范经济风险等维度,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等实施举措。
(二)从经济体系构建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是由市场经济各个产业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六大强国”目标,并从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层面进行部署。
(三)从补齐发展短板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自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突出,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但依旧存在短板和弱项。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进而紧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层面进行全面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四)从适应内在要求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协调发展已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重大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目标任务,结合区域发展实际,进行统筹布局。明确西部、东北、中部、东部、革命老区及民族地区的相应发展政策导向,并从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等层面作出具体安排。
(五)从增强发展动力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历史和现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必须始终坚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复杂背景下,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意义重大。这既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等层面提出相应举措,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效动力支撑。
以上五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协同共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条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关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基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保障。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新的伟大奋斗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2021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机制和路径研究”(编号:21BKS132)成果]
作者分别系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执行主任;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人民至上的民生依托
○熊友华 沈钰晶
(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之举,为此,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来、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理论判断,更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首要工作定位就是以民生为重,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更是实际标准
“人民至上”,简言之就是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其价值意义而言,一是把人民至上作为一种理想加以追求(价值旨归);二是把人民至上作为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加以解决(价值理念);三是把人民至上作为执政党和国家(政府)的基本原则加以法制化(价值原则)。而在实际经济社会生活中,“人民至上”主要体现为坚持群众史观,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至上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总结的宝贵经验。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坚守的基本价值,也是衡量我们党执政成效的实际标准。坚持什么样的理念和立场是区分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并在民生建设实践中不断促成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落地生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满足人民的正当利益诉求为己任,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在实际检验政绩时,“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正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才会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追随,不断发展壮大。百年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重。
二、人民至上体现于民生关切,底线于民生保障,实现于民生改善
人民至上体现于民生关切。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要落实落地,主要还是要体现在民生关切上。因此,强调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一定要明确并特别关注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现实利益问题,即特别关注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衣、食、住、行,生、老、病、养等问题的解决,同时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良好氛围。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必须增强仁爱之心,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同时“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就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表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实现,不但体现在崇高的理想追求上,更落脚到当下现实生活中,落脚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人民至上底线于民生保障。人民至上体现在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过由于地区性差异、群体差异性等各方面因素的非均衡性,客观还是会出现个别民生困难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至上的真切体现,需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需要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共产党秉承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特别是有效实施了最大的民生工程——“精准扶贫”,有力推动了老百姓摆脱贫困,走向幸福。当前,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对所有人群的应兜尽兜、应保尽保,有力保障了民生。回看2020年,我们“大幅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对因疫情遇困群众及时给予救助,新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近600万人,实施临时救助超过800万人次”。超大的民生保障数据,快速的民生保障行动,正是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
人民至上实现于民生改善。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仅体现在思想观念上关切人民生活,也体现在执政实践中守住民生底线,更体现在尽可能采取一切措施改善民生,让所有人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福祉。要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完美落实,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夯实改善民生的经济基础,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要通过不断创造条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才能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利益问题,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人民群众的至上地位。中国共产党以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己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顺应民众期盼,回应民众呼声,坚持和运用科学方式方法达成惠民目标,不断改善民生,彰显了“人民政党为人民”的不变本色。
三、筑牢人民至上的民生基础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民生为重,真正将人民至上落在实处,切实筑牢人民至上的民生基础。
筑牢人民至上的民生物质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筑牢坚实的物质地基,人民至上的民生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筑牢人民至上的民生物质基础,要求我们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也就是要对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这一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带来了惨痛教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有凝聚了民心,发展才可持续。今天,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为重的发展取向,使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民生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力,“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筑牢人民至上的民生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人民至上、追求民生改善的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人民至上与坚持国家、民族至上相统一,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只有从国家层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民生保障制度,才能更好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民生制度问题上,我们党致力于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目标”等方面狠下功夫。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我们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修订工作,筑牢关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防线”。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制度防线,将刚性制度与人本关怀有机结合,以更好地建设制度保障下的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安居中国等。对此,我们党秉承人民至上的宗旨,为了人民幸福而不断前进。尽管前路有风雨,但是我们党一直在路上,一直坚定地走在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的路上。
[2019年度教育部“熊友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19JDSZK040)阶段性成果]
作者分别系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论新时代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唐忠义
(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是党领导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代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各项原则和内在要求,真正做到“三个统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兴国之要有机统一起来;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统一起来;将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与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机统一起来。
一、党的基本路线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
基本路线亦即政治路线,是一个政党为之奋斗的方向与所选择道路的总和,也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深刻揭示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内在统一性,也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前进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些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牢牢坚持和深化发展,也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目标方向、行动路径和根本原则,可谓党之大者、国之大者!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真正做到“长期坚持、决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并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关键之一是因为全面贯彻了党的基本路线。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最基本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尤其是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等核心要求不动摇。
三、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兴国之要有机统一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两个作用”,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打好经济社会发展攻坚战,推动国民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高质量发展,尽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统一起来。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中国的改革不会停步,只会更加全面深入;我国对外的大门不会关闭,而且还要越开越大。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将改革的方向原则摆在首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概括起来讲依然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根本规定及内在要求。在新的时代征程和伟大实践中,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总原则,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同时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将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与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机统一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党的基本路线的立足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要“丢掉幻想,正视现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要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支持世界各国独立自主地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华民族必将在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同时,进一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新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综上所述,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是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新阶段,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新内涵新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夺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的伟大胜利。
作者系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上文章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朱晓松 李利林]